财税经济研究工作坊:5月18日研讨会纪要
5月18日上午10点,在财管学院会议室开展了财税经济研究工作坊解读高水平文献研讨活动。此次研讨会由公共管理系廖晓诚博士解读Amitabh Chandra, Amy Finkelstein等2016年发表于American Economic Review上的论文“Health Care Exceptionalism?Performance and Allocation in the US Health Care Sector”。财管学院老师李成、熊鹰、陶东杰、严妮、刘冰熙参与了论文研讨。
传统观点认为,医疗服务领域和其他传统行业不同,具有信息不对称、医疗保险补偿、财政补贴等特殊性,市场力量难以将病人推向高生产率的医院。论文对这一传统观点进行经验性研究,通过静态、动态分析,核心探讨医疗服务质量与市场内医院病人份额之间的相关关系,探究服务质量较高的医院在多大程度上吸引更多病人住院就医。
论文选定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衰,肺炎和髋关节、膝关节置换四种病种,根据全美Medicare Part A索赔信息,选出2008年至2010年期间66岁及以上四种病种住院病人为研究样本,主要探讨医疗服务质量与医院病人份额之间的关系。论文选择公共项目中所采用的30天存活率、30天再入院率、治疗临床规范性、病人满意度作为医院服务质量多维度指标,根据医院病人数确定医院病人份额。论文整合2006年至2008年服务质量数据,限制医院最低病人数量,应用经验贝叶斯文献标准收缩或平滑技术,以减轻服务质量潜在测量误差。
通过实证分析,市场内部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与医院病人份额及其增长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稳健的正相关。论文进一步论证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与医院病人份额正相关关系程度,将与医疗服务质量相关的医院病人份额和与经典的病人医院间距离相关的医院病人份额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之间边际替代率较低。通过生存率贡献分析,发现病人转至较好服务质量医院就医是提升生存率原因之一。可见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与医院病人份额之间不仅正相关,而且正相关程度较高。
由于Medicare对医疗成本进行补偿,病人承担很少的医疗服务成本,因此,病人非常关注医疗服务质量,而很少考虑医疗服务投入成本。他们通常选择医疗服务质量好,投入成本高的医院,这和社会计划者医疗服务高生产率的目标存在偏差。论文讨论了医疗服务质量与医院病人份额关系产生的机制,通过划分急诊、非急诊病人,根据两类病人就医距离远近不同,发现就医选择范围大的病人(就医距离较远的非急诊病人)更有可能选择医疗服务质量高的医院,提出了基于需求的机制。另外还提出了反向因果效应机制和机械机制两个备选机制。
论文研究发现和传统观点不同,认为医疗服务领域和其他传统行业类似,市场力量也在发挥着一定作用。
老师们就论文的思路、数据的整理、统计结果、结论意义等内容进行了讨论。